民國五十六年,地方善信有感於土地公神威顯赫,豈可屈居於小廟,於是奔走宣揚修繕廟堂,
呂蒼柏發起募捐,並與
江阿麟、呂仁川、呂炎、呂芳松、呂芳煙、呂政光、呂星鑫、呂傳灼、呂傳佳、呂傳都、游阿達、游祥雲(依筆劃序)等五十人,以互助會形式每人出資五千元,籌募修繕基金到位,讓重建事宜展露曙光。
民國五十七年,重建初期各項工作百廢待舉,山上建廟更屬不易,陡峭山區開闢道路、增設石階遂成為當務之急。鄉民除了出錢更出力,就地取材打造石階,再以人工方式一塊一塊分段排列,鋪成一千多階石梯;蓋廟工程有了開端,接著採人力接續方式,男女老少提著小鐵桶,將一桶水泥、一桶沙、一桶磚,沿著石階提上山,行經半途提不動了就放一旁,後面的人接續再將它提上去,下山時,順便將空桶帶下山,克服運送建材的困難。
民國六十年初,在眾人齊心協力分工合作下,烘爐地唯一最高廟堂的重檐歇山式正殿,初步完成。
主體完工後,正殿內外陳設,也在信眾陸續捐輸下,粗具規模。
臨時管理人六人小組─土地公的信仰凝聚信眾力量
修繕初期,庶務繁雜,絕非一己之力可完成,多頭馬車又難以成事,於是發起的眾人在廟旁大樹下,商討成立臨時管理人六人小組,推派內南村長
呂傳佳為主任委員,統籌所有事務,與景福村長
呂芳煙、鄉代會副主席
游祥雲一起向上爭取經費與排解糾紛;
呂蒼柏負責工程進度與監工;
呂炎、游阿達輪流管理帳務、調度資金等。
其間還有眾多不為人知的困難處,靠著眾人努力一一克服:資金週轉不靈時開紡織廠的
呂芳松幫忙調度;建材行的
江阿麟、麵包店的
呂炎無條件事先供應建材與餅乾供品,等過年或拜斗有信眾奉獻時再慢慢償還;山上沒電
呂傳灼將戶口遷入向電力公司申請電源;寺廟禮儀專長的
呂傳都幫土地公金身開了天眼;代書專長的
呂仁川;祭祀公業的
呂星鑫等,各自奉獻己長。
另台北縣議會
呂芳契議長捐贈自有土地,提供本宮做為山下道路部分用地使用。開設磚窯廠的
李有用,逢年就出資五千元,請人上山除草開路,其甥舅
呂傳全也提供老婆娘家(現觀音寺旁)供福利社物資寄放,廣播器材行的
盧清松提供音響設備往山下放送...等等點滴奉獻,鄉民信眾對土地公的虔誠將信仰化成行動的凝聚力,才能造就今日巍峨山廟─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互助會籌建基金出資人有共識,不能標會僅以抽籤行之,半個月一次,當中若有人不取回將其奉獻給土地公,則於廟體刻其名以誌之。
開闢山路過程中就有考慮到人車分道,所以有設置陸橋的構想,當年陸橋稀少,設計時結構與承重實難掌握,呂蒼柏與游阿達大老遠跑到台北後火車站觀摩陸橋的結構並丈量尺寸,當時還引來警察盤查。